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1章一尾高粱

马如月回江家大坝的时候,江家人的田坎上已经是高粱弯腰的时候了。

“前天十三婶家的江智亮被打惨了。”秋氏低声说道。

江智亮,马如月记忆中那孩子也不过六七岁吧,被谁打了?

“十三婶。”秋氏心疼的说道:“还不是江飞远他们,说智亮偷了一尾高粱,要扣十三婶家十个工分。”秋氏道:“十三婶边哭边打,一个竹响竿都给打断了。”

竹响竿,就是竹子的尾部,划成几片,一抖动就会出响声,就能吓跑鸡。

撵畜牲的工具用来打儿子,这个十三婶边哭边打,哭的是儿子不争气去惹事还是哭生在江家却要靠偷。

“智亮也边哭边说他饿。”秋氏眼角都是湿润的,除了那几家人外,谁家不饿啊,分到手中的谷子,别说米,连糠都没舍得丢掉的。野菜什么的更是天天吃,饶是这样,还是饿得不行。

“一毛高粱而已,犯得着打孩子吗?”都是江飞远这个狗东西,孩子不管是饿还是调皮,就摘了一毛高粱,何苦要上纲上线的说他偷,还要给十三婶家惩罚。

“十三婶说名声不好听。”秋氏明白,她还心疼那十个工分。按着江氏族人的规矩,十个工分可以换五斤粮食了,孩子的不懂事,一尾高粱就让她损失五斤粮。

“可怜的孩子。”马如月心疼不已,心道真是生不逢时,遇上了那样的母亲。要是自己,才不会打孩子呢,自己没本事让孩子吃饱,还有脸打孩子。工分都扣了,打了孩子又能还回来不成,还不是平白给人添笑话罢了。

不过,说起了高粱倒是提醒了马如月,看来,江氏族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偷吃吧。

但凡田土里有能吃的东西,他们肯定都不会放过的。

从上到下,没有一个是安份的。

马如月有马家作后盾,江家大房不缺吃。

不去偷,马如月觉得简直对不起自己。

因为,这些田土都是江昆明这位知府买下的,别人能偷来吃,为何自己就不行了呢。

这一晚,秋氏带着孩子歇下了,江丽远绣花累了也吹了灯。

马如月躺在床上越想越不甘心,她还真想吃点高粱粑了。

有一次下乡出警,饿极了找老乡买吃的,那个老太婆说只家有才蒸的高粱粑,端了出来让他们吃。

软软糯糯的,沾上了黄豆粉和白糖,马如月觉得那简直就是她长这么大以来吃过最香的美味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